数学教学前沿

在这里,我们精选了小学数学名家们多年来的教学心得,以及国内外的最新数学教育动态。你可以了解到更多的数学教育前沿。

教改动态

  ›› 淘知小学 ›› 小学资源专题中心 ›› 教师类专题 ›› 数学教学前沿 ›› 教改动态 ›› 文章正文

新课标下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责任编辑:小西瓜 发表时间:2014年06月18日 15:16 浏览次数:2550
No.A52503

2.2 课堂教学内涵认识的更新

传统的教学内涵对学生而言只是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对教师而言只是一种预计的、最为理想化的学习结果。教师是将其中一个个精确的概念,一个个深刻的定理;一道道难题的精妙解法和一串串抽象的证明一丝不差的传授给学生,使本来充满生机的数学变得枯燥、乏味、抽象,使学生望而生畏。而新课标所持有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方面达到不同的发展而不是人人成为数学家。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应认识到教学应为学生的数学活动提供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的数学活动机会。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需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尽量来源于实际生活,源于自然、社会和科学中具有一定的数学价值的现象和问题。例如:“图的认识”可以借用学生喜欢的彩球、彩棒、动物模型;对“圆的认识”可以从“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做为教学的起点。

2.3 课堂教学策略的改变

适应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是:着力引导一主动参与一有效建构。柏拉图曾说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心灵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说真正的教育应当是用知识的陶冶与智慧的激发来“照亮人的心灵”。由此可见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解释和假设,学习者应根据自己的经验,以自己的方式建构知识的理解,学习活动也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同时把社会性的互动作用看作促进学习的源泉。因此,教师的着力引导,是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从而形成有效的建构性学习。

2.4 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

“复旧、讲新、练习、作业”是传统的教学结构模式,形式单一,只重知识的传递,忽视了学生的心理过程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忽视了知、情、意、行的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这种只强调“感知一理解一固一应用”的单一模式,只能使学生处于机械训练,被动参与之中。新课标下课堂教学应由传统的教授学生记诵什么,思考什么,转变为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交往,如何发现,变“信息源泉”和“知识传播者”为一个合作者和一个咨询者,让学生以生活中“找”数学,使数学生活化;从实践中“做”数学,使数学活动化;在游戏中“玩”数学,使数学趣味化;在情境中“问”数学,使数学问题化。例:有一对统计图的认识的教学案例:“在《中国日报》1999年10月1日的国庆刊上,刊登了有关中国城市在建国50年的发展情况,下面是一则中国城市数量统计图。你从这个统计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并和同学交流”。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让学生搜集有关的报纸、电视等媒体中有关中国社会发展的报道。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报道中的具体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搜集有关的数据或统计图表时,会亲自感受统计数据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切实了解统计表的真实意义。同时学生搜集数据或图表的过程,也是一种经验和体验。以这样的事例为背景组织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统计图,了解统计图表,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讨论,从图表中了解更多的信息,通过比较分析,提出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5 课堂教学过程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逻辑分析一讲解说明式的进程,它抑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窒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空间,丧失了自己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而新课标提倡的教学过程是在建构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即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教学情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理解知识,发现知识,并通过有意义建构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新知。新课标下的现代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返回〖数学教学前沿〗 返回〖网站首页〗 ${page.Title}的二维码

手机版

金星教育小学网手机版二维码